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品牌服务提升鹰城百姓用水幸福感
——平顶山市自来水有限公司
市国资国企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专题(四)
近年来,平顶山市自来水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践行“党建引领、企业发展、职工受益、政府放心”的工作原则,把党建工作与供水主业相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首创“目标责任制+网格化服务+智慧管控”机制、“党建+网格”模式和“小水滴”品牌服务,有效激发了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提升了百姓用水的幸福感。
一、淬炼深度融合,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哪里、党的建设阵地就跟进到哪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体现在哪里,不断淬炼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度。在企业发展中,公司党委坚持“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基层党组织抓落实,强基础,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公司在加强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应用方面,引进管道不开挖内衬修复技术,引入人工智能建立水力大模型,以“平顶山水务标准”打通各模块间数据兼容通道,助力漏损治理不断取得实效,在全市城市供水安全和节约水资源方面迈出坚实步伐。公司首创的“目标责任制+网格化服务+智慧管控”机制,为破解供水管网漏损难题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是全省唯一上榜并向全国推广的政策机制,被列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第二批)中。2025年5月14日《平顶山日报》头版以“平顶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经验在全国推广”为题目进行了宣传报道。
今年6月,公司首次采用“微创”内衬管新技术,顺利完成了平顶山市平安大道西杨村河段DN600mm供水管道的修复工程。相比传统工艺,该技术将工期缩短60%以上,全程无需破路,不仅显著降低了施工成本,还大幅缩短了工期,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对周边环境的干扰,真正实现了“零开挖”“零扰民”的施工目标,它标志着平顶山市城市供水管网维护迈入微创化、高效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二、探索“党建+网格”模式,展示一线党员风采
平顶山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自来水产供销、水质检测、水表检定、给水工程设计和施工于一体的公共供水企业,目前日供水量约为31万m³,在全省18个地市公共供水企业中,供水量、售水量和销售收入均排第3位。为进一步提升供水服务精细化水平,公司建立了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将市区1704个小区为基础划分16个大网格、67个小网格,负责网格内的用户服务、维修、供水设施巡查等工作。同时,在网格化服中设立党员示范岗,点亮服务的灯塔。党员示范岗的网格员佩戴党徽、亮明身份,积极主动与用户沟通交流,倾听用户的用水需求与意见建议。此外,公司还出台了《平顶山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供水服务网格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以“党建+网格”模式将“营销员”升级为“网格员”,为93名网格员配备工作专用手机和电话号码,让网格服务和党员示范岗走“近”千家万户,为用户“零距离”解决用水难题。
公司党委积极号召各支部党员带头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能。公司所属的管网管理中心支部推行“321”(锚定三个目标、夯实两个基础和擦亮一个窗口)工作法,把抢修停水时间严控在8小时之内。同时,打造准军事化维修团队,接到报修5分钟与用户联系,30分钟到达现场。
三、打造服务品牌,“小水滴”走实“最后一步”
为延伸服务链条、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以管网管理中心为依托,以17名党员为骨干,以专业特长与兴趣为班组,成立3个“小水滴”便民服务队,在全省供水行业率先将维修管理延伸到用户水龙头。在面对突发供水故障时,党员敢为人先,冲在最前面,带动了“小水滴”便民服务队职工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小水滴”便民服务队24小时受理各类涉水用户表后管道及阀门的咨询、报修与维修工作,依据用户实际需求解决家庭用水问题,义务维修水表到水龙头这“最后一步”的用水问题,及时解决用户用水难题,有效提升了百姓用水的幸福感。自开通“小水滴”便民以来,累计接收工单5600余次,维修率达100%。收到锦旗4面,表扬信3封,用户电话表扬160余次,受到市民的广泛好评。
相关附件: 品牌服务提升鹰城百姓用水幸福感.docx